旭星娱乐

图片
喜迎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 好时节,愿得年年
时间:2022-09-19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习近平给种粮大户的回信  

 

  徐淙祥同志:  

 

  你好!来信收到了,我记得你这个安徽太和的种粮能手。得知你家种植的小麦喜获丰收,儿孙也跟着你干起了农业,我感到很高兴。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对粮食生产,我一直都很关注,基层调研时也经常到田间地头看一看。这些年,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举措,就是要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是要让种粮农民有钱挣、得实惠,日子越过越好。希望种粮大户发挥规模经营优势,积极应用现代农业科技,带动广大小农户多种粮、种好粮,一起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请代我向乡亲们问好!  

  习近平  

  2022年6月27日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工作,6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安徽省太和县的种粮大户徐淙祥回信,强调要让种粮农民有钱挣、得实惠,亲切勉励种粮大户们多种粮、种好粮。日前,记者来到太和县,听这位种粮大户说目标、谈愿景。  

 

  盛夏时节,记者走进安徽省太和县淙祥现代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大门,麦粒的清香扑鼻而来。“前几天,我们这里连下几场大雨。我今儿起个早,去地里看看大豆苗咋样了。”夏种完毕,刚刚从示范田里回来的徐淙祥,向记者说起庄稼地里的苗情,劲头十足。  

  徐淙祥,69岁,全国人大代表,当地种粮大户,30多年从事农作物栽培和农业技术推广,牵头成立现代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靠优质高产小麦带领村民增收致富,人送美誉“皖北麦王”  

  在肥沃的土地上,徐淙祥干得有声有色。不久前,因为一封回信,徐淙祥再次成了名人。6月27日,他收到一封特殊的回信,回信人是习近平总书记。“没想到总书记还记得我这个地地道道的普通农民,还在信中鼓励我多种粮、种好粮,让我万分激动。又倍受鼓舞!”说起回信内容,徐淙祥至今仍然难掩激动和喜悦之情。  

 

  “每读一遍,  

心里都是热乎乎的”  

 

  “怎么会想到给总书记写信?”引起广泛关注后,这是最近徐淙祥常被问到的问题。说起写信动机,他提起2011年4月8日第一次见到习近平总书记时的场景。  

  当时,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亲临淙祥现代农技推广示范基地调研,在田间地头察看麦苗长势,了解粮食单产情况。“当得知我们基地刷新了前一年安徽省小麦单产纪录时,习总书记肯定了农业现代化的成效,并且勉励大家,要加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示范推广,告诉我们抓好科技兴农,国家粮食生产安全就有保障了!”那个场景,徐淙祥终生难忘。  

  11年过去,他带着总书记的嘱托,不断探索适应黄淮地区的新品种、新技术,全身心投入农业新技术示范推广,出色完成了近百项国家级和省级农业科技攻关协作项目,进一步引领了太和县、安徽省和黄淮海地区绿色生态高效农业的科学可持续发展。  

  今年以来,安徽省委、省政府实施“两强一增”(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促进农民增收发展)行动,保障粮食安全,给农民带来真实惠。徐淙祥种植的小麦获得大丰收,平均亩产超过800公斤,创下历史新高。  

  完成了当年的任务要求,徐淙祥急切想分享丰收的喜悦心情,于是就把这件事写信跟总书记汇报了,信中同时汇报了他十多年来从事粮食生产、做好农业研发的情况和体会。“没想到总书记这么快就给我回了信!这也更加坚定了我带动更多农民多种粮、种好粮的决心和信心。”说起那封回信,徐淙祥滔滔不绝,“总书记的回信,我每读一遍,心里都是热乎乎的!让种粮农民有钱挣、得实惠,日子越过越好,字里行间饱含着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深厚感情,体现了亲民、爱民、为民的领袖情怀。”  

  这也更加激励徐淙祥真正做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研发出更多更好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发挥示范带动效应,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贡献更大的力量。年近七旬的徐淙祥依然充满着对农业生产的无限热情。  

 

   “人民选我当代表,  

  我当代表为人民”  

 

  “临老常刮干热风,抓紧喷肥莫放松。及时喷打能增产,疏忽大意可不中。”这是徐淙祥编写的农技推广小册子里的一则顺口溜。  

  “专业的农业术语无法做到人人都懂,我们搞技术推广,就要多使用农民喜欢听的接地气的话!”徐淙祥说,长期在农业一线试验,他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摸索出小麦、大豆、玉米等农作物优质高产、节本增效的绿色栽培技术,并用通俗易懂的谚语汇编成册,免费发给村民使用,让大家都能掌握“诀窍”种出好粮。  

  这也是徐淙祥扎根土地的初心。早些年,农民种地靠天吃饭,旱涝灾情多,粮食产量低、品质差。那时候农业难干,农民生活也困难。上个世纪70年代,徐淙祥高中毕业后返回老家务农。“我心里就一个想法,一定要把地给种好。”他说。  

  回到田间地头,他当过生产队长,担任过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做过农业技术员、乡农技站站长。为了种好粮食,他潜心钻研农业科学技术,坚持不懈地四处求教、细心记录、认真比较,力求推进品种改良,改变村里粮食产量低、品质差的状况。从“靠天吃饭”的传统农民到如今流转1200多亩地的种粮大户,几十年间,徐淙祥完成了从传统农民到现代“新农人”的转变。  

  “老徐常说,个人富不算富,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才是真正的发家致富。”邻居徐宗付这些年一直跟着徐淙祥学种粮,“在他的带领下,我们张槐村这几年种粮大户多起来,靠种粮致富的人也多起来啦!不少农户都在老徐的帮助、指导下从贫困户变成了农业科技示范户。生活改善了,我们感觉更有奔头,这才是实实在在的好日子。”  

  有付出,总会有收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佳农民、全国种粮标兵、全国科技兴村带头人、中国好人……一连串“国字号”荣誉随之而来,“种粮牛人”“安徽麦王”“玉米状元”等坊间称号也被叫得响当当。  

  2013年,徐淙祥当选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此后每年参加两会,他都在为农村发展建言,为农民兄弟们发声,建议内容涉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养老保险、乡村文明建设、发展绿色循环农业等。可以说,作为一名地道的农民代表,他的履职事项都与“三农”息息相关。  

  印象最深刻的履职经历,莫过于他为涉农法律规范建设提的建议。谈起修改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建议,徐淙祥说,随着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过去施行的农村土地承包法需要进一步完善,在土地承包过程中,既要保护农民利益,又不能让种粮大户吃亏,两者应当统一起来,才能适应现今农村的土地流转实情。此外,他还对种子法、科学技术进步法、土地管理法等涉农法律提出过修改意见建议。在徐淙祥看来,为农业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法律制度保障是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话语简单朴实,却掷地有声,是这位农民代表忠实履职的宣言。  

 

  法治环境好,  

  饭碗才能端得更牢  

 

  “说实话,我这个老农民之前对检察院了解得不太多。”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徐淙祥通过听取检察工作报告,参加检察机关组织的调研走访、法律监督活动,于是对检察工作有了深入了解。“这些年,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很多检察工作都跟我们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农业农村方面更是如此。”  

  他特别关注到当前涉农领域的公益诉讼检察工作,“耕地是我们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但是近年来,我在调研中发现,农村违法占用耕地建房、建厂,临时占用耕地到期后没有及时复垦等问题比较突出。据我了解,检察机关在这方面依法积极履职,开展了‘保护耕地资源,守护耕地红线’专项检察监督活动,针对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向有关单位发出检察建议,对到期整改不到位的提起行政公益诉讼,有效保护了宝贵的耕地资源。”  

  除了保护耕地资源外,徐淙祥还十分关注检察机关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工作。早在2019年,太和县检察院就以改善乡村面貌、让农民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为着力点,深入推进“美丽乡村检察行”专项行动,检察官深入属地各个乡镇,针对农业生产废弃物、农村生活垃圾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进行专项调查,并督促相关行政机关及时整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检察机关在这方面走在了前面,非常好。”平时与检察机关交流联系时,针对推动当地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徐淙祥也提出了不少好的意见建议。  

  采访中,徐淙祥特别提到近年来最高检在全国两会上作的工作报告。“工作很实在,语言很实在,案例很实在。除了我关注较多的涉农领域,检察机关在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护航民营经济发展、确保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强化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等各个方面,工作都很突出。每年检察工作报告都贯穿着一个核心,那就是通过履行检察职能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可以说,每一项检察工作,装的都是沉甸甸的为民之心。”  

  徐淙祥说,近年来,全国检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依法能动履行“四大检察”职责,对破坏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扰乱粮食市场经营秩序、危害农产品安全等犯罪从严从重从快打击,在护航粮食安全和耕地安全、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服务脱贫攻坚等方面积极担当作为,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法治环境好了,我们农民才能更加安心多种粮、种好粮。”徐淙祥希望,检察机关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在保护耕地资源、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村生态环境,助力农民工讨薪以及优化营商环境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等方面继续发力,勇于作为,为实现乡村振兴、确保粮食安全、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去往张槐村的路上,两侧的青苗迎风摆动,一片绿色孕育着新一季的希望。正是人间好时节,总书记的回信在全国种粮大户、广大农民心中点燃起激情,多种粮、种好粮,用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