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要闻
【检察助力脱贫】硝尔买里村脱贫记
时间:2020-05-11  作者:  新闻来源:新疆法制报  【字号: | |

芳菲四月,拜城县赛里木镇硝尔买里村春风荡漾,花香扑鼻。柏油路平整、干净,田边劳作的村民精神饱满。

“工作队来了以后,我们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对未来的美好生活越来越有信心!”一提起工作队,硝尔买里村的村民纷纷竖起大拇指。

硝尔买里村是自治区深度贫困村,也曾是赛里木镇“后进村”,自治区人民检察院“访惠聚”工作队驻村以来,把建强村级党组织作为硬任务、硬指标,不断深化党建引领,通过建立扶贫工厂、成立专业合作社、转移劳动力外出就业等举措,拓宽增收渠道。

该村于2018年10月整村退出贫困村,于2019年9月实现了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19年2月,拜城县委、县人民政府授予硝尔买里村党支部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

  

 

马铃薯变成“金蛋蛋”

硝尔买里村脱贫记

工作队队员帮助村民种植马铃薯

 

4月18日,自治区人民检察院驻硝尔买里村“访惠聚”工作队副队长韦光明来到田间,看到几户村民正在帕塔木·塔依尔家地里,帮她种植马铃薯。

帕塔木家有17.7亩地,过去一直种植小麦和玉米。去年在工作队和村“两委”的鼓励下,她家试种了1亩马铃薯,没想到纯收入达1000多元,是种植小麦收入的两倍多。

尝到甜头后,帕塔木今年跟着合作社种了7.5亩马铃薯。听说合作社已经签好了今年的订单,她对今年农作物产量和收入充满期待。

根据赛里木镇的土壤、水源、气候环境,2018年,工作队与村“两委”决定,优化硝尔买里村的农作物种植结构,有计划地扩大马铃薯的种植规模,助农增收。

为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工作队鼓励村里的种植能手、党员阿布都拉·买买提牵头带领26户贫困户,成立了富力农副产品种植合作社,种植淀粉马铃薯85.1亩,并邀请疆达薯业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指导,科学种植,精心管理。

2019年,合作社又将马铃薯的种植面积扩大到115亩。连续两年马铃薯喜获丰收,工作队多方联系,将所产的马铃薯全部销售到阿克苏市,每亩平均收入2000元,合作社成员个个喜笑颜开,钱袋子鼓了,脱贫致富的信心更足了。

  

“托牛所”托起致富梦

硝尔买里村脱贫记

 

“路队长,今天‘托牛所’的母牛又产下一头小牛娃,有空过来看看!”4月19日,拜城县合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达吾提·阿西木准备去合作社给牛喂水,碰到自治区人民检察院驻硝尔买里村“访惠聚”工作队副队长路立伟后,招呼他一起去合作社看看。

“去年卖了12头,繁殖了20头,现在加上托养的一共有77头牛。”一进合作社院子,达吾提拎起水管,边给水槽接水,边向路立伟介绍情况。

硝尔买里村家家户户都养牛,但都是各自散养,未形成规模。

为整合养殖资源,发挥传统养殖优势,2017年,工作队召集村里的5个养殖大户成立养殖合作社,并申请中央壮大村集体项目资金100万元。2018年,工作队又帮助合作社申请扶贫资金50万元,协调捐赠10万元,建成了1200平方米的牛舍、720立方米青储窖等基础设施。

经过3年的努力,一座标准化养牛基地终于建成了。村里31户贫困户将自家的牛托养在基地,由达吾提牵头,在引种、饲料、防疫、销售等方面统一管理,规范养殖程序,降低养殖成本和市场风险。

“托牛所”为村民们解决了后顾之忧,每年还按一头牛1400元给村民分红。

“我家里有3头牛,每天要喂草、喂水,想打工也出不去。现在把牛托养在‘托牛所’,每年有4200元的分红,我和老婆都可以出去打工,‘托牛所’真是帮我们解决了大问题!”村民艾合买提·买买提说。

  

 

贫困户当上“店老板”

硝尔买里村脱贫记

 

“多亏了工作队帮我开起了这个烤包子店,现在每天都能卖出几百个,收入很稳定,感谢工作队!”在硝尔买里村村委会旁边有个不大的烤包子店,店铺的主人是已脱贫的村民帕尔哈提·多来提。

2018年,在乌鲁木齐市做生意的帕尔哈提·多来提带着家人返乡,他家的承包地之前都转租给了别人,一时间无事可做。

“帕尔哈提虽然已脱贫,但也要继续帮扶,一家人没有收入,这样下去会返贫的。”考虑到他有一技之长,自治区人民检察院驻硝尔买里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刘钢决定帮他在村里开一家烤包子店。

通过与村“两委”协商,大家决定将村委会的水泵房隔出一间,帮帕尔哈提改造成烤包子铺。修改门窗、垒好馕坑,帕尔哈提的烤包子店顺利开张了。

一直以来,鼓励村民自主创业就业是工作队帮助村民实现增收的重要方式之一。

为帮助有一技之长的村民自主创业,2019年,工作队积极向温州市援疆指挥部申请项目资金30万元,在村委会门前建起了一条创业街。

贫困村民祖丽皮耶木·依地热斯带着2个未成年的孩子和母亲一起生活,得知她曾经在乌鲁木齐的餐厅帮过厨,刘钢鼓励她到创业街开餐厅自主创业。2019年9月28日,祖丽皮耶木的餐厅开业当日,接待的第一批客人就是工作队全体队员。一周后,信心满满的祖丽皮耶木带着7天的营业收入4000元,重新承包了一个更大的门面。

此外,工作队主动与用工企业、拜城县人社局联系,及时掌握企业用工信息,为有外出务工意向的村民推荐合适岗位。

  

 

红灯笼照亮小康路

硝尔买里村脱贫记

 

最近一段时间,硝尔买里村党支部书记热合曼·艾力一直忙着联络灯笼厂解决原材料运输问题。

“我年轻,刚开始在村里开展工作时举步维艰,在工作队的‘传帮带’下,我们支部的工作思路清晰了,工作能力和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村民们对村干部的满意度也越来越高了!”热合曼是“90后”,于2016年7月上任,这几年,他见证了工作队如何加强党组织建设,引领乡村振兴。

要保证村里经济的不断发展,少不了主导产业的支撑。2018年,工作队在自治区人民检察院的协助下,引进一家灯笼制作企业,又通过大连市城郊地区人民检察院筹措扶贫资金10万元,在村委会大院建成300平方米的灯笼厂,所需原材料由灯笼制作企业提供。

村民培训合格后,可结合生产生活实际灵活参与生产,按件获取酬劳。目前,灯笼厂已经帮助19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同时,工作队还对灯笼厂的经营方向进行了调整,拓展了自行销售渠道,不仅提高了灯笼厂的集体收入,还激发了工人的工作热情。

2019年,灯笼厂销售总额超过10万元,19名员工每人每月增收1000元左右,红灯笼为村民脱贫致富开启了一条稳定的增收路。

“扶贫不是一时,而是要为村民们构建稳定的、长远的增加收入的渠道,要让村集体有自己的主导产业,让硝尔买里村的村民们与全国人民一道奔小康不掉队。”刘钢说。

   硝尔买里村村民的腰包一天天鼓了起来,村党支部也成了村民的“主心骨”,一批批优秀青年积极向党组织靠拢。2017年以来,该村共发展党员22名,确定发展对象24名,培养教育入党积极分子39名,培养村级储备干部18名。自治区人民检察院驻硝尔买里村“访惠聚”工作队紧抓村级党组织建设不放松,在党建引领下继续践行“扶贫使命”,助力村民驶上脱贫致富快车道。

友情链接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天天快报
天天快报
Copyright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检察院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市建国路122号 电话:0991-8823870 邮箱:2785548328@qq.com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0217144号-1 技术支持:正义网